原标题:指出中国足球3大问题!外媒:都想学恒大,希望收购球队获得效益

各位,近日看到一篇外媒文章,觉得有点意思,它指出中国足球的3大问题:一是足协的各项新政对于中国足球是利还是弊。二是在不少中甲中乙球队的解散,是因所谓的“金元足球”导致的足坛泡沫,还是其它。三,中国足球联赛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哪里。

本月,在英媒《sportbusiness》上刊登一篇文章(上图),讲到了中国足协的政策对于俱乐部的影响,认为破坏了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今年中国足球的事真多,国足主帅里皮辞职、多家中甲中乙俱乐部解散、因疫情联赛遭到推迟以及天海俱乐部等等问题纷至沓来,令人应接不暇。

该媒开门见山,谈到了足协3项规定,一是未能按时结清球员工资的俱乐部将被取消资格。

二是足协推出的“引援调节费”,文章认为抑制中国俱乐部的过度支出,这项政策是行之有效的,它让年初的转会冬窗中超球队仅花费了“2800万欧元”。并表示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中超最低水平。

三是限制了外援的年薪:最高不超过300万欧。文章认为此举将让中超的外援外流,并以在上港“2600万欧年薪”的前切尔西球星奥斯卡来举例,认为他会因此在合同到期后离开。

中甲中乙球队为何生存艰难?该媒采访了某中国体育新闻网站的创始人陈典(音译),后者则以这些俱乐部的年亏损来举例,认为他们“平均年约亏损2000万人民币,相比中超的情况稍微好点。”

然而再以中国足球市场为例,认为这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级别的联赛和球队,因为中甲中乙球队的比赛日门票收入如此之少,广告赞助和其他收入来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他们又采访了Baker Sports的联合创始人张玉杰(音),被告诉近几年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以高额转会费购买球员,在高投入之后,尤其是遇到经济的放缓时给低级别俱乐部的投资者带来了经济压力。于是,支撑不下的俱乐部只能退出。

从这两个采访中,我们可以总结,可能就是经济的放缓再加上俱乐部的亏损,以及足协的准入资格等等因素的叠加,导致一些中甲中乙球队解散。

俱乐部的亏损跟市场环境和大投入有关。其实投资足球本身并不赚钱,但恒大则是特例,借助足球的成功,恒大迅速在其主业做强做大,成功中国商界的投资典范。有成功者,当然必有效仿者。《 All Football》副总经理王文元(音)则告诉该媒,他认为中国足坛有很多像孟永强这样的投资者,都想学广州恒大般的成功。

他说道:“每个人都想像广州恒大那样,希望收购一支球队获得广告效益和其他效益,却忽略了基本的商业(风险)意识,导致了目前的泡沫局面。现在,泡沫破灭了。”此言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足坛所谓“金元足球”的核心问题,道出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。

也就说,看到恒大借助足球做大做强的例子,大家一窝蜂地涌进足坛都想分一杯羹,结果无形中炒高了球员的身价和年薪,导致泡沫的产生。其实如果仅是恒大一家,根本不足以撬动整个中超,更谈不上制造泡沫。因为形成泡沫的过程,肯定是多方竞价,炒高商品价格的过程。

投资足球跟其他投资一样都要量力而行,恒大制造了中国足球的一个神话,但并非只是一味的投入那么简单,而是在投入后怎么做。其实,大家都只看到恒大投入多和广告效益大的一面,却没看到恒大专业和职业的一面。

有意思的是,谈到投资人对于足协措施的反应,文章还提到自称是“足坛吹哨人”的中甲保定英利俱乐部老总孟永强跟足协的纠葛。

另外,四川隆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也告诉该媒,足协强制建立青年梯队使俱乐部增加了很多成本。

从2019年起,足协要求中超中甲必须下设5级青少年梯队,中乙4级。对此,该高管表示要建立一系列梯队,所花的费用包括球员、训练住宿和教练组的费用。

由于认为俱乐部“烧钱太多”,足协制定新政出面制止。对此该媒在文章最后却说道:“巧合的是,就连足协的应对措施也造成了小震动”。

其实,大家都理解足协的用心良苦,但我们看到病症需要开出正确的药方。所谓是药三分毒,都有副作用,就像禁止企业冠名要求俱乐部采用中性名一样,本意是效仿欧洲让足球俱乐部回归足球本身,但在目前的中国足球环境下,则很难做到。如果最后无利可图的投资人大举抽身离开,伤害最大的也将是中国足球。

看到恒大的成功,大家都纷纷效仿,表明众人对恒大模式的认可,进一步说明恒大已经成为中国联赛的一道标杆,是其他球队学习的榜样。问题是,就像都在一个班里学习一样,有的学生老是考试排第一,有的人有样学样,但就是无法超越,这是为何?

发表于:2020-03-26 04:53
今日头条
  • NBA
  • CBA
  • 英超
  • 欧冠
  • 西甲
  • 意甲
  • 德甲
  • 法甲
  • 中超
  • 亚冠
  • 名次球员球队场均
栏目热门